债券信用评级有哪些?投资者该如何看待?

债券发行时会由专门的评级机构来对债券发行主体信用进行等级评定,具体的债券信用评级分为哪些等级?投资者该如何看待债券信用评级?关于这些,本文将借用相关知识作部分探讨,来为大家提供一个参考思路。

债券信用评级有哪些?

按照债券市场信用评级规范,债券信用评级一般分为长期债券评级和短期债券评级。

通常情况下,长期债券评级分为三个类别共九种等级,分别为:AAA、AA、A、BBB、BB、B、CCC、CC、C。其中,AAA是最高信用等级,C是最低信用等级。另外,对于AA、A、BBB、BB、B五个等级来说,可以在字母前用+或-符号表示债券信用略高于或略低于该等级。

短期债券评级分为四个类别共六个等级,由高到低依次为A-1、A-2、A-3、B、C、D。在短期债券评级中,不会对其中的信用等级进行额外标注。

投资者该如何看待?

如果同类债券的其他条件相同,那么很显然信用评级越高,投资债券的风险就越低,相应的债券收益也会更低;而信用评级越低,投资债券风险就会越大,债券合约中承诺的收益也会越高。

不过,信用评级只是一种对未来的预测,它并不能保证债券发行方一定不会违约。也就是说,高评级债券有可能会违约,相反,被评级机构不看好的低评级债券也有可能按期履约。所以,评级机构往往还会跟踪监管,来动态的调整信用等级。但是市场上有那么多种债券,评级机构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所以投资者投资债券时不能只依赖信用评级,也应结合一些发行方的基本情况或其它市场反馈来进行判断。

以上就是关于“债券信用评级有哪些?投资者该如何看待?”的相关内容。如果想了解更多关于理财一类的知识,可以尝试着借助下面的课程进行学习。